
公元前204年,汉高祖三年,韩信率领的汉军在井陉口与赵军展开对抗股指配资开户,最终以3万兵力大败赵军20万(虽然有夸大的成分,但实际人数大约在10万左右)。这一战因其经典的背水一战战术而流传千古。然而,仔细阅读史书会发现,这场战役背后隐藏着一些让人不寒而栗的真相。 当时,赵军的指挥官是大将陈余,他的谋士李左车提出了一个非常聪明的计策:建议将汉军的主力封锁在正面,然后派兵绕道小路,切断汉军的后勤补给。韩信的兵力本就少,如果断了后路,赵军必定能轻松击败汉军。 从李左车的计策来看,他的思路无疑是老练的。但是,天命偏偏站在了汉军这一边。赵军的指挥官陈余刚愎自用,坚决认为必须正面击败汉军,借此最大限度地震慑敌军军心。此时的陈余志得意满,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武断将给赵军带来灭顶之灾。
当时两军相距约30里,韩信意识到自己的兵力劣势,于是决定采取策略。他命令一万兵力故意背靠河水安营扎寨,而同时派遣两千轻骑兵,每个骑兵手持汉军旗帜,趁夜悄悄绕到赵军大营背后,准备进行偷袭。 赵军的侦察兵很快发现了汉军的布局,并将消息上报给赵王。赵王听后哈哈大笑,和他的将领们一起讥笑韩信,说他犯下了常识性错误——背水列阵,不是自找死路吗?他们完全没想到,韩信的真实意图根本不在于简单的背水一战,而是在于创造一个可以变局的机会。 事实上,韩信在派出那一万背水列阵的兵力时,早已做好了两手准备。如果这一阵能够顺利突破赵军的防线,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;如果这支兵力被击溃,那么他们就当作弃卒,而真正的关键兵力是那些轻骑兵,他们的任务是通过偷袭赵军大营来掌控全局,若成功拿下敌军大营,便能在瞬间改变战场局势,最终掌握主动。 第二天,天刚破晓,战斗便全面打响。赵王和陈余带领赵军猛攻汉军,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。然而,正在这边战斗激烈之际,韩信的两千轻骑兵绕到赵军大营背后,迅速攻破空营,拔掉了赵军的旗帜,换上了汉军的旗帜。 与此同时,韩信指挥的汉军表面上继续与赵军激战,实则通过背水一战逐步后撤,将自己的主力引到了河边阵地。赵军一度追击至河边,原本打算将汉军赶入河中,却没料到汉军在河边驻扎准备良好,反而摆脱了困境,士气高涨,以少胜多,硬是把赵军的主力打得大败。 赵军看到形势不妙,准备撤退。然而他们却惊恐地发现,汉军的旗帜已经插满了自己的大营。赵军顿时慌乱失措,不仅前方阵地无法突破,后方大营又被占领,敌人连自己的营地都控制了,军心大乱,兵败如山倒,瞬间溃散。混乱中,赵军的多名将领被杀,甚至赵王也被俘。这场战役再次奠定了韩信的传奇地位,而背水一战这个典故也因此成为千古佳话。然而,战场上各种复杂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。有时候,一方被追得四处逃窜,甚至跳入河中全军覆没的情况屡见不鲜。完全依赖士兵们的绝地求生显然不现实,所以,韩信的背水一战其实是一种将军队置于生死边缘的战略。在那时,韩信采取的就是慈不掌兵、义不掌财的铁血手段,他明知这些兵力也许会在此役中丧命,但如果能够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股指配资开户,那么这一切都值得。
发布于:天津市财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